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新闻动态
“岭南学派”以理论创新助力改革扬帆
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丰硕,学术精品惠及大众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十八大一年来,广东省社科联不断顺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团结和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不断推出引领社会实践的理论精品,不断激发社科类社会组织活力,不断推动社科普及走进寻常百姓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如今,岭南学派焕发新的神采,理论粤军再领改革风潮。
位于祖国南大门的广东,不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敢为人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南粤大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魄力,从实际出发探索、解决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各种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发挥了思想理论的先导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区建设理论等重要理论都是在广东孕育或首次提出,并引领全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近年来,广东社科界不断解放思想,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在推动理论研究和宣传、扶持学科建设、组织开展决策服务和社科普及、培育社科类社会组织等方面开拓了新的局面,切实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省社科工作者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讨活动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求是》杂志等中央报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70多篇。2009年以来,省社科联与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等机构合作举办了5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两地学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于横琴岛开发、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等问题的讨论为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2010,省社科联与澳门基金会、肇庆市社科联等单位在肇庆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明末清初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与理解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是一次富有成果的国际学术会议。201112,省社科联与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了面向21世纪的全球区域城市发展国际会议,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及港澳台地区的20多名专家以及来自内地各高等院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探讨世界城市体系政治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对中国区域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省社科联与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改革开放理论创新研讨会,对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后的问题,强调要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道路。201312,省社科联与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等单位在广东江门共同主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提出要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推动哲学理论创新,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决策研究成效显著
 
近年来,省社科联把推动决策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2009,举办了全国社科联协作会议暨科学发展与智库建设论坛,根据专家评选,发布了2010年十大智库议题,推动人口老龄化、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的研究;2011年、2012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对广东转型升级和发展海洋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搭建了决策研究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2009年、2010年先后举办了两次广东民间智库论坛,主题分别是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为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构建了新渠道;2012,配合省委省政府在惠州召开的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组织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幸福广东建设》、《打造幸福和美新中山,争当幸福广东建设排头兵》等7个经验材料。
此外,省社科联还通过组织实施十大省情调研课题、面向全省民办非社科研究机构发布十大研究课题、争取增加省社科规划决策研究课题立项数量等多种方式,引导社科界积极开展决策研究。五年来,省社科联组织参与省情调研20多次,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大部分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其中,与南方日报社联合开展的双转移系列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的批示,报告中提出的对双转移产业园实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以形成增长极的政策建议受到高度重视。关于惠州建设惠民之州、云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多份调研报告,也都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向政府、人大、政协、企事业单位提交提案建议、决策咨询325项,完成政府职能部门授权委托事项及课题425项,撰写的调研报告9次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13次得到其他省领导批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几年的努力,省社科联决策咨询工作形成了适合社科联特点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省中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学科建设扎实推进
 
省社科联发挥社科规划、社科评奖的学术杠杆作用,通过规范管理、增设项目类别、开展学科共建等,大力扶持学科建设,推动理论创新。五年来,我省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及所获经费屡创新高,其中2013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9项,批准资助经费3186万元,资助经费首次突破3000万,立项总数及所获经费再创新高,总立项数继续在全国排名前列。2013年,我省获立重大招标项目7项,资助经费550万,表明我省社科研究力量和学术水平又有了新的进步,尤其在承接重大课题研究的能力上又有了新的提高。目前我省有许多研究领域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研究、跨国企业研究、企业集群与专业镇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汉语方言学研究、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海洋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等等。同时,还推出了一大批原创性理论成果,2009--2013年,我省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5篇,《关于我国对外经济再平衡的几点思考》、《中国涉外民间组织的政府管理研究》等多项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重视。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评出428项成果,其中著作129,论文242,调研报告57项。此外,根据省委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还评选了16位首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对他们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中的卓著成就予以嘉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优秀社会科学家颁奖,极大地鼓舞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会组织活力焕发
 
根据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省社科联积极探索构建社科类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充分发挥了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不断激发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活力。通过举办社科类社会组织负责人研修班、重点扶持培育10个左右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科学类学术社团、每年面向全省民办非社科研究机构发布10大研究课题等方式,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五年来,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规模和作用稳步扩大。目前,省社科联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205个,其中省级社团152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51个,基金会2个,所辖会员约17万人。地级以上市社科联所辖社团共有800多个,会员约35万人。五年来,社科类社会组织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交流和宣传活动共3435项,参加人数达45万人次,编辑学术论文集、成果240册(份),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社团和学术品牌,如广东科普协会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丛书《问题的哲学》、《行动的哲学》等,省体改研究会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省经济学会的岭南经济论坛、省创意经济研究会的创意讲堂、岭南文博研究院的文博论坛等社科平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发挥了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独特作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这些学会活动推动了我省社科学术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激发了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活力,成为我省发展民间智库、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科平台品牌闪耀
 
搭建社科工作平台、打造品牌对于加强社科界的紧密联系,凝聚全省社科资源,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热情,扩大社科联和社科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工作。五年来,省社科联强化精品意识,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和品牌建设,在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研究》是创办了55年的老品牌,近五年得到了新的发展,转载量、转载率、影响因子等指标继续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保持前列,成为凝聚全国学术资源的高端品牌,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2013年荣获全国百强社科期刊称号。在数字化阅读时代,杂志社还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以名刊为基础建设名网,探索学术期刊电子化出版、论文数据库的开发利用以及学术信息的发布平台,建设思想学术的门户网站,打造学术文化的新高地和新平台,目前中国(南方)学术网已正式上线运行。岭南大讲坛、社科普及周、学术年会、岭南学术论坛等平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模式,参与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南方智库论坛虽然只举办了两届,但起点高、规格高,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品牌。近几年,社科界通过这些平台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全国社科联协作会议、全国联动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纪念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暨改革开放理论创新研讨会等,有效推动我省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繁荣。
 
社科普及惠及大众
 
五年来,省社科联不断探索社科普及新形式,努力推动社科普及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了社科普及工作联动机制,形成了上情下达,互通有无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科联助推、全社会参与的社科普及工作格局,社科普及平台不断健全和完善。全省各种讲坛影响进一步扩大,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岭南大讲坛先后举办了学术论坛、公众论坛、文化论坛、地市论坛、企业论坛、热点网谈等系列,开设了产业转型升级幸福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巡讲我的中国梦等专题,五年来共举办讲座1650多场,直接听众达20多万人次。各地讲坛如羊城学堂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坛南风讲坛潮学论坛惠州素质教育论坛鼎湖讲坛五邑论坛等影响不断扩大。社科普及周不仅形式日益多样化,包括主题展览、广场演出、专家咨询、学者乡村行、名家访谈、知识竞赛、图书展销、短信征集、摄影作品展、演讲比赛等等,而且还以评选优秀科普专家、优秀科普工作者、优秀科普读物、先进科普基地等活动为抓手,探索建立了全国社科普及联动项目和机制,提升了社科普及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扎实推进,着力培育了52个省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和一大批市县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涵盖了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等资源型基地,大学、科研机构等摇篮型基地,以及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农讲所、民间协会等课堂型基地。连续多年开展全省形势教育宣讲,组织了三促进一保持岭南文化名人巡讲幸福广东百场大巡讲等,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咨询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全省社科界多年的不懈推动,社科普及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广东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于20131119—21日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一审审议,预计20145月完成审议,将为我省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法律保障。
 
社科体系更加健全
 
五年来,省社科联在推动基层社科联建设和培育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科联机构逐渐延伸到基层和高校,大大增强了全省社科工作的整合协调与合作联动能力。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40个县(市、区)成立了社科联,其中云浮市、肇庆市、韶关市每个县(市、区)都成立了社科联,茂名市、惠州市的大部分县(市、区)成立了社科联,中山市有13个镇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社科联分会。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肇庆学院等成立了高校社科联。为使省市社科联沟通互动更加密切高效,省社科联建立完善了党组领导对口联系地市社科联制度,推动各级社科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各地社科联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比如,广州市社科联紧紧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连续24年结合中心工作举办社科研究课题招标活动,构建了基地、杂志、学院、传媒四大平台;深圳市社科联主办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荣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被文化部列为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东莞市社科联工作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在推动转型升级和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韶关市社科联在服务地方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上做出了较有影响的研究探索。各地社科联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中山市的香山文化研究、湛江市的雷州文化研究、韶关市的韶文化研究、茂名市的冼夫人研究、云浮的禅宗文化研究等等,对于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