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要闻
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明德引领风尚


南方日报评论员(南方时论)


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9月10日,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李宗桂、吴承学、朱桂龙、程国赋、卢晓中、何自然、隋广军、陶一桃、李凤亮、李庆新等10人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荣誉称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评出230项,其中一等奖56项,二等奖119项,三等奖55项。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沃土上,广东有条件产生思想理论大家,有能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思想理论贡献。此次受表彰的优秀社会科学家就是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他们坚定文化自信,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术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治学严谨,潜心学术,精益求精,不骄不躁,体现了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他们成绩突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书育人方面辛勤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科后备人才。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月初,省委书记李希在省文联、省作协和省社科联代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广东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走在前列。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广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握机遇、树立信心、笃定前行,以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推动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努力构建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格局。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哲学社会科学要培根铸魂,就不能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脱离群众,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只在书堆里打转转,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作为自己学术活动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着力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在提高决策咨询水平上下功夫,大力推动学术强省建设,积极培育岭南学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理应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好为时代明德的作用,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坚守高尚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自尊自重、自珍自爱,多下苦功、多练真功,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受表彰的优秀社会科学家为榜样,牢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学术导向,坚持反映现实、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