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我会与南方日报共同策划推出“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专版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社科界应加强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尽快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的有关要求,本报与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特邀多位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围绕社科界的使命和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深化教育改革、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主题撰写理论文章,以推动我省社科界在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列。


为丰富发展新思想贡献“广东智慧”

张知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部署,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方略。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委的要求,我省社科界应加强研究阐释,尽快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社科界的重大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发挥社会科学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机遇和用武之地。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在学习上作先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社科工作者应该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新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不断发展、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全面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实践证明,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在学、思、用贯通上下功夫,在知、信、行统一上花力气。在学习第三卷的过程中,社科工作者更应精心研读,在学习中努力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学在实处、走在前列。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面向各学术团体、研究基地以及社科专家的主题学习培训活动,把学习贯彻新思想贯穿社科工作的全过程,使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在宣传上作表率

社科界要善于用学术来搞宣传,使宣传更深入、更广泛、更有影响力。在更有效地采用论坛、讲座等传统方式的同时,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方法,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互动交流,推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培训教学重要内容,推动高校将其作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使社科界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组织社科界专家学者下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充分利用“社会科学普及周”“社科专家话广东地方文化名片”“社科专家基层行”等理论宣传平台,将第三卷精神融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社科普及展演活动中,用老百姓喜欢听、记得住的语言,使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在研究阐释上当尖兵

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准确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切实起到理论尖兵的作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广东的新实践,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努力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举办2020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及分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和广东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究阐释。鼓励我省社科专家在中央及省主流媒体上发表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的高水平研究文章,发出广东的声音。办好《学术研究》杂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发表更多的精品力作。发挥规划评奖的导向作用,推动社科界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新思想,为丰富发展新思想贡献“广东智慧”。

要在学以致用上作楷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和与时俱进的品格。社科工作者应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学习研究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努力为人民述学立论,为国家建言献策。在学习研究第三卷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社科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走在前列。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而社会是实践的、发展的,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使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以新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新形势下,社科工作者要善于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形成理论成果和对策建议。只有这样,社会科学成果才能更接地气,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更有作为。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罗必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意义。

重新认识农业的重要性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偏好和需求变得多元化与精神化,绿色食品产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与休闲产业等蓬勃发展,表明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是蕴含丰富的生态与人文价值。农业发展不仅要继续作出有保障的产品贡献,而且应该强化生态、康养、人文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

其一,生态功能。农业在固碳、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农业的生态保育价值,是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件。其二,康养功能。鉴于城市人口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农业的康养功能及其开发,正在成为既促进经济增长又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增长点。其三,人文功能。中国农耕文化所特有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价值信念,能够修正经济增长与物质至上的单极追求,重塑敬畏自然之心。其四,社会功能。农业是农户生计可持续、避免返贫甚至实现致富的重要保障,也是维系村庄网络与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规定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安全具有全局意义。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如下本质规定:

一是保产,以土地生产率为主线的安全农业。我国的人地矛盾不仅将长期存在,且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必须着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必须着力增进高品质农产品的产出率以保障食物产品安全,由此增进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与安全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底线。

二是高效,以劳动生产率为主线的分工农业。伴随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农业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常态。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并深化农业分工,以提升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是高质量农业发展的效率保障。

三是减量,以绿色化发展为主线的优质农业。一方面是资源消耗的减量,寻找替代资源或者提升既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持资源可持续;另一方面是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即采取恰当技术措施减少农业化学品用量。绿色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线索。

四是增收,以多业态拓展为主线的功能农业。农业的生态、康养、人文和社会功能所衍生出的功能性产品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能够拓展各类经营主体的增收渠道。因此,让农民在获得产品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功能性收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目标的调整与思路的转换,更需要发展路径及其策略的合理选择,从而走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发展道路。

强化功能定位,走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的核心在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与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以及社会生态系统性融合,实现从有效率的经济增长,转换为有效率的功能拓展,要求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来系统审视农业发展。必须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广大农民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家潜能,走因地制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道路。

靶向行为激励,走因“人”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因人制宜的关键在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户经营目标的契合。对于生存型农户,对其帮扶的重心应在于将其家庭剩余劳动力吸纳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成为职业农民以谋求工资性收入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对于生活型农户,应鼓励其开展连片化种植,扩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规模;对于生产型农户,要强化生产性服务外包,激励其减量行为与绿色经营,改善农产品品质;对于功能型农户,诱导其生态、康养、人文和社会的多功能融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深化农业分工,走因“事”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因事制宜旨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分工的密切融合。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倒逼连片种植与功能布局,实现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有效衔接;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形成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市场自发扩展机制;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农民职业队伍建设。农业分工的效率空间和农业功能的潜在价值,将赋予农业以新的生命力,吸引“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形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职业化农民队伍。

(作者系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贯穿于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

陈鸿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部分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的4篇文章。这4篇文章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和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方略所取得的决定性进展,总结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总体部署。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宣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也凸显了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对辩证法思想的运用。

在精准扶贫中坚持系统的观点

精准扶贫工作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一文中,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系统的观点指导精准扶贫,对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一是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即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二是牢记精准要义,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三是在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构筑了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

在精准扶贫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文,在全面回顾了我国脱贫工作的4个方面成就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点明了存在的短板和弱项。重点指出了“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组织领导、坚持目标标准、强化体制机制等重点工作。“两点论”的思维方式,还体现于既注重加大外部资源要素投入,也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在脱贫攻坚中坚持遵循辩证法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贫困地区基础差,区位和资源禀赋劣势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就成为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这就要求我们基于对立统一规律,重新认识和发现农业、农村的价值,树立补短板就是释放“三农”潜力,缩小城乡差距就是拓展发展空间的新理念。

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一系列论述中,处处都体现出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高度。在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省负总责,就是要做到承上启下,促进工作落地。“市县抓落实,就是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在坚持脱贫攻坚目标标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个确保”,即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始终坚持,不能偏离,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我省经济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断“育新机”和“开新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卢晓中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问题,对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7-2020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这是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认识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出了重点部署,指出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教育评价问题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关键性障碍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长期存在的现状性问题和事关未来的发展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特别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由此可见,教育评价问题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关键性障碍。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这种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必须彰显其成长价值,这就要求把教育的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四个评价”。当前的教育评价过于追求功利价值,强调其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关注成长价值的价值理性。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人才和教育高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向。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障碍,就是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种法律体系”的特殊样态所遇到的制度约束。要破解这一关键性障碍,亟须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这不是囿于一区一域的制度创新,而是三地联动的制度创新,最终促使大湾区成为发展的共同体、命运的共同体。

处理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在理论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探索层面,都常常交织在一起。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教育改革以教育发展为旨归,但教育改革又未必都能带来教育发展,甚至有时阻碍了教育发展,历史上这种教育改革的失误甚至失败并不鲜见。因此,要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并在实践中确保两者高度一致。比如,当前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旨在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也就是力图促使教育体制和治理体系的优势有效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和发展的优势。

二是教育改革着力于除旧布新,而教育发展既包括创新性发展,又包括继承性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发展除了除旧布新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继承性发展,更多的时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比如推动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是教育改革着力于体制创新,或者说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体制创新,没有体制创新的所谓“教育改革”,难以称为真改革。教育发展则更具有整体性,而且衡量和评价教育发展的指标也更具全面性。人们有时将“改革”“发展”视作同一个概念,把一些正常的教育发展问题甚至做法,当成是教育改革问题,从而消弭了改革的创新度,降低了改革的难度预期,这也是改革不“真”的重要原因。

四是教育改革主要是过程性的,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教育改革措施,促使教育发生积极的变化,即状态意义上的发展。而教育发展不仅具有过程意义,也具有目标意义。过程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结果,便是目标意义上的教育发展,这正反映了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一种发展性关联。

(作者系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以高度文化自觉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李凤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了对文化建设的一贯重视,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优势、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自知之明,以及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特殊地位,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信念,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基础和前提。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善于在历史中继承和创新

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只有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文化,才能守护好华夏之光,保护好文化之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山西、陕西、广东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调研,将石窟艺术、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古镇、遗址旧址、博物馆等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就很好地践行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保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推进民族交融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因此,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不仅要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向心力,也要在世界舞台上,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例如,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就十分重视“民心相通”所发挥的固本强基作用,深刻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核心理念。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也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东不仅保持着“敢为天下先”的自信与担当,也是广府、潮汕、客家等岭南文化的集聚地,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多年来,广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巨大成就,在文化惠民、传承接续、文化科技、文旅融合等方面不断发力,逐渐开创了文化创新的广东模式和广东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的系列重要批示精神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擘画蓝图,广东要构建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文化体系,要成为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区域文化中心,必须保持文化建设与各项工作同步走在新时代前列,这样才能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历史征程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