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家 (五) | 生命有其弱性,但它的能量是无穷的

 

《疫情下的家书》项目简介:

为展现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2020年2月起,广东省孝文化研究会发起“疫情下的家书”全国书信征文活动,截止5月31日,共收到全球来稿3000余篇。

为讲好抗疫故事,传播家国情怀,项目联动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委网信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荔枝APP推出“疫情下的家书”传播展示活动,分“四海一家”、“家国同在”、“医者仁心”、“守望相助”四个系列,共精选录制42期节目,自7月27日起在荔枝APP全面上线。

截至8月31日,疫情下的家书系列音频作品累计收听量46078次,运营的话题“一人一个照亮心房的故事”累计引发3.8万次讨论,有超过10万网友在荔枝APP上跟读了《疫情下的家书》的精华选段。


主办单位:广州市孝道文化研究会 广东省孝文化研究会


本文获 “疫情下的家书” 全国书信征文活动大学组二等奖


生命有其弱性,但它的能量是无穷的


吾友一鹏:

近日可好?自高中毕业后就不曾联系。那时我们还存着些许矛盾,现在想来着实有些唏嘘感慨。给你写这封信的缘由想必你也能猜到一二,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从黄阁口中得知你正在日本,便将近日来的所思所感和些许一直想对你说的话写成了这封信。

不知你待的地方疫情如何?严不严重?国内疫情已经逐步被控制住了。这当然也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过程,有许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付出着,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真令我感动和钦佩。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想必你也看不到了不少新闻,那些医护人员有些也与我们的年龄差不了多少。记得同窗共读时,曾一起讨论思考过几个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那时我们都未曾给出确凿的答案,或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短求索的过程吧,时至今日,我的答案与那时相比又有了几分变化。因此接下来我想和你谈谈本次疫情带给我的关于生命的感悟。

我认为人的生命首先是脆弱的,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韦草”,我在这里先不谈它的思想性,除此之外,人不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罢了,怕水怕火,怕撞击敲打,好似生活的每一步都布满了风险。这次疫情更加说明了这一问题,在病毒面前。人首先是渺小的。包括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惧怕。那些不幸感染病毒的人们想来更是如此,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助将人的脆弱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种脆弱也不过是第一个层面,这是你我作为人的本能。

生命在脆弱的外表之下,更是有着坚强的内核。宗璞在她的文章《紫藤萝瀑布》中写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也是我们中学课文学过的句子,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这大概也是苇草柔韧的秉性吧。这次疫情中很多人们,尤其是武汉的人们,他们无疑是坚强无比的。一片突如其来的乌云笼罩在武汉市的上空,人们首先是惊慌失措,然后逐步变得顽强起来。他们经历了整整76日的封城生活,几乎全部待在家里,不能外出活动。在疫情逐步爆发直至巅峰的那段时光,他们一边接收着来自外界的讯息,了解逐渐上升的数字,另一边呆在停滞的城市里等待着外界的援助。这绝对是一场刻骨铭心的记忆,家人朋友的不幸离开,内心的痛苦与焦灼,都会是武汉人民记忆里的部分。最后,终究是挺过来了,不是吗?武汉人是坚强的,武汉这座城市也是坚强的。我本不想将苦难赋予太多意义,但是坚强与斗争绝对是值得铭记与钦佩的。

生命在表层与内层之余,也会向外投射能量,散发光芒,所以生命更是伟大的。那些在疫情中做出奉献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们都颇有些“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味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镌刻的含义在他们身上也流露了出来,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们,时常令我感动不已。我不敢妄自揣测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只得在我的角度上谈一谈。“舍身取义”这大概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吧,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为了他人,为了大义,勇挑重担,不惧艰险的人,每每思及此,我心生动容。

居家良久,我也在思索着自己未来的路。有了这些深刻的感悟和见闻,我想未来我的选择一定会更加无悔。生命有其弱性,但它的能量是无穷的。只要愿意,那些伟大的力量一定可以迸发出来,照亮他人的路,人与人之间互相照耀,那应该会很光明吧。

信就先写到这里,很久不联系,我一直未忘记你。不知你近日有何感触?期待你的来信和分享。对了,写信时家里的花儿也开了不少,很是好看,这一次,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每一朵花。也愿你幸福安康!


                                                                                                   友:春扬

                                                                                                    2020年4月10日


写信人:万春扬,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

收信人:万春扬的朋友一鹏,日本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