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广东新型社会智库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4年7月15日)
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   周 华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根据省社科联党组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建设广东新型智库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组织全省社科联系统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社科联、各社科类社会组织在学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研究激发社科类社会组织活力,推动我省新型智库建设思路和举措。一会,广州市社科联等四个市社科联和6个社科类社会组织将分别介绍各自有特色的经验和探索。借此机会,我主要对省社科联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做些介绍,并就培育、引导社科类发展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与大家沟通一些信息,交流一些想法。
近些年来,广东省社科联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出台,实施 “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工程”,营造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谋划工作布局,实现了从“小社科”到“大社科”的跨越。从以管理学术社团为主,到规划评奖、社科普及,决策咨询、名刊建设的多元联动集成,为打造理论粤军,建设文化强省,创新社会治理,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服务做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始终把社团的发展、服务和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探索创新社团管理机制,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自2004年以来,广东省社科联所属社团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进入“十二五”这三年多来,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发展迅猛,势头强劲。截止目前,广东省社科联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209个,包括:省级学术社团(即学会、协会、研究会)153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54个,基金会2个。比2011年163个,增加了46个,增长率为 28.2% 。其中,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2011年为27家,目前是54家,增长了一倍。从面上看,我会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涵盖了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门类和学科领域,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门类齐全的学科布局和社科工作网络。
在社团管理方面,我们围绕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的基本思路,引领、动员所属社科类社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开展学术研讨、咨询服务、科普宣传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出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能力显著提高。
一、创新理论、繁荣学术;瞄准前沿、聚焦现实。
一直以来,省社科联及所属社团以 “以学立会、以学兴会”为办会理念,把立足点、着力点放在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上来,把提高学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我们注意发挥社科界在理论武装、理论宣传的优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营造学术氛围,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所辖社团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深入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比如,2013年12月,我们联合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与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等单位共同主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2014年3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哲学学会共同组织了“学哲学、用哲学” 学术沙龙, 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哲学方法论系列研讨会”作为该沙龙的首期活动。同时,我们要求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立足自身的学术特长和优势,通过主办、协办、承办各类研讨会、讲坛、讲座等学术活动,大力营造学术创新氛围,促进了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优长学科的发展。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持续开展“文化自觉与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广东叶剑英研究会长期致力于中共党史、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叶剑英同志思想理论、光辉业绩的研究,拍摄了系列反映叶剑英伟人风范的文献电视片,出版一大批研究成果;广东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持续关注文化强国、海洋强国的重大课题研究;广东历史学会与广东现代化研究会和广府文化研究会等建立跨学科联盟,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服务中心的学术活动;广东涉外投资法律研究会与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合作,建立了承办“中国比较法论坛 ”机制,经过近两年的打造,在法学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等等。                                                                                                                                                        
总的来说,各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学术活动的研讨内容结合当前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纪念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影响面广,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搭建平台,擦亮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社科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应用学科学会和民办研究机构,在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智力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我们积极为社科类社会组织搭建更多的学术活动平台和载体,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路。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成立了决策研究咨询中心和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先后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省情调研20多次,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大部分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一些调研成果也转化成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第二、引领、带动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紧紧抓住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献计献策,得到了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我们通过组织实施十大省情调研课题、面向全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布十大研究课题、争取增加省社科规划决策研究课题立项数量等多种方式,引导社团和社科工作者积极开展决策研究,推动新型智库建设。比如,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是我会成立最早的,以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承担政府公共政策研究方面有成功的探索;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会为配合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办了“新型城镇化大讲堂”,并发起主办了一年一度的“广东街坊文化节”; 广东妇女研究会积极回应现实,在妇女儿童问题研究上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根据我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主动为党和政府制定老龄政策出谋献策,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和省有关领导的重视;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资政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已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智库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现每年省财政都固定拨给的专项经费开展专题研究。还有,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广东市场经济促进会、广东营销学会、广东珠三角企业文化协会等都依自身的专业特色,面向社会,明确定位,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
第三,打造高端学术平台,推动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广东省社科联在2009年举办“科学发展与智库建设”论坛,联合全国29个省(市、区)社科联就智库建设展开研讨,推动全国社科界的协同创新;2011年,我们创办了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并接连举办了两届论坛,为广东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科学发展模式出谋献策,引起了广泛反响。今年,我们将主办“广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三届论坛。同时,为发挥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作用,我们还举办了两届广东民间智库论坛。去年,我们在与澳门学术界合作20多年的“粤澳关系研讨会”基础上,创立了粤港澳学术研讨会新品牌,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粤港澳合作决策部署,围绕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民生、文化教育、法律等多层面合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三、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整合资源、凝聚共识。
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我会一方面以推进出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为重点,将我省社科普及工作影响引向深入;一方面组织有关学会、研究会参加全省联动的社科普及活动,为群众宣讲社科知识、开展咨询服务等,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同时,在岭南大讲坛两个主体板块“文化论坛”、“公共论坛”示范带动下,一批各具特色的讲堂、讲坛、讲座、网上论坛、咨询服务活动应运而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如广东省体改研究会的与广东经济学会的联合创办的“广东改革论坛”,广东创意研究会的“创意讲堂”,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的“文博论坛”,广东省文化学会打造的“雅村创意空间” ,广东广府文化研究会 的“图说广府——广州老地图展”活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通过民主办会、聚集会员;整合资源、服务社会,逐渐形成有效的管理服务模式。各社科类社会组织通过 “内引外联”,加强建设,使社团的各种资源要素如学术信息、组织人才和社会关系等凝聚起来,向心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广东文化学会、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等经常组织年青学者和企业精英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或筹办系列书画作品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广东社会学学会为会员整理编辑研究成果,去年出版了12本文集,学会的凝聚力强,举办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广东保险协会筹建了“广东保险爱心慈善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安老、助残、助学等慈善救助和公益援助活动,等等。
总体上看,广东省社科联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中,运作有序、管理规范、发展趋势好的大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积极开展理论研讨、课题调研、学术交流活动,在特色研究、综合研究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二是注重加强组织建设,拓展社团的服务职能,想方设法吸引优质人才,采取多种措施为会员服务,凝聚力强;三是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面向社会需求,在普及社科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等各方面不遗余力,成为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
四、正视问题,扶持引导;提升质量,加强建设。
尽管我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影响力日益扩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及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在我们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中,发展较好的社团一般是以下两种类型,第一,挂靠单位主要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社团的活动、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源条件;第二,应用性学科社团、行业性社团和部分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可以说,不同类型的社团在工作条件和社会影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基础性学科的社团,普遍经费困难,加之社团自身没有很好的运作手段,筹钱乏术,人才匮乏,举步维艰,发展不平衡情况十分突出。二是有些社科类社会组织成立后,不重视自身建设,功能定位不清晰,内部治理体系不规范,出现了会长、法定代表人与秘书长,理事长与院长之间沟通不顺、内部不和谐,甚至矛盾激烈情况;一些社科类社会组织制度不健全,办事无章法,换届、年检不及时,注册资金被挪作他用;还有一些社科类社会组织队伍建设滞后,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发展乏力,等等。三是我们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目前的“双重管理”模式下,对于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来说,社科联只是他们的业务指导单位,按规定唯一能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工作是年检,除此之外,缺乏追究违规社会组织责任的资格和手段,在管理上对社科类社团缺乏实际的约束力,管理 “虚置”、 “缺位”现象难以避免。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做了新的阐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这是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理念上的重大创新,这对各类组织尤其是社科类社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和全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我们将着力加强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大为决策服务的力度,建设新型智库。
通过几年的努力,广东省社科联和所属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决策咨询工作有了一定的影响,为我省中心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下一步,应加强社会组织间的资源整合,推动协同创新的力度,扩大服务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定位的集成效应。要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与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实际工作部门加强联络,搭建有关部门与社科界供给之间的对接机制和渠道,充分发挥我省社科界专家学者、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创造性,努力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二是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与研讨平台。
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各类学术活动,为社科类社会组织搭建更多的学术活动平台和载体,大力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在发挥好已有平台,如广东社科普及周、岭南大讲坛、岭南学术论坛、广东民间智库论坛等的基础上,继续搭建适合社科类社会组织活动特点、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平台和载体。同时,进一步发挥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对学术研究的带动作用,在省级规划课题立项方面,社科政府奖的评审方面,争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把更多精力转移到增强学术能力、建设高素质研究团队上来。接下来,我们将以今年9月1日《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组织社科类社会组织开展相关科普专题活动,作为社团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繁荣学术气氛。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源集聚,大力扶持重点学科领域社会组织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们一直呼吁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今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省设立200万专项经费用于向省内社科类社会组织购买课题服务和扶持社科类社会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科学类学术社团,特别是对研究领域为具有广东特色的优长学科、决策咨询,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社团的学术活动予以大力支持,着力打造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成果多、影响大的学术社团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培育壮大社科类社会组织。
四是进一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引领社科类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首先是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指导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管理,提高公信力。近期已启动修订《广东省社科联社团管理办法》、《广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工作,在简化办事程序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健全监管制度。完善联络员制度,继续实施分类指导;完善访谈制度、汇报制度,全面了解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解决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培训制度,着力提升社会组织负责人、联络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试行引入退出机制,制定自动退出社科联团体会员的相关规定,对那些不遵守章程规定,长期不参加省社科联的活动,不接受省社科联的指导管理,或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我会有权不再担任其业务指导单位,限令其退出我会团体会员的队伍。
其次是创新管理手段,推动规范化建设,创建品牌社团。在抓好社团年检、成立、换届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以考核评估为抓手,提升社团的学术水平和规范化建设水平。这方面,全国不少省(市、区)社科联启动了这项工作,广州市社科联也率先尝试,效果不错,有不少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准备在原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社科类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试点工作,将社会组织的政治导向、业务活动、自身建设、管理状况、履行团体会员职责等情况作为主要考评项目,同时将考评等级情况与后续的培育、资金扶持等直接挂钩,以此推动社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活动策划能力建设、经费筹措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倒逼机制,促使社科类社会组织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省社科联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对省社科联加强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指导、服务、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有些思考是初步的,一些举措有待听取意见和党组集体研究决策后才能出台实施。如有不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