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网》特别报道“广东省社科联创新开展脱贫攻坚社科普及系列展演活动纪实”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为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的重要要求,充分展现广东省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广东省社科联提前策划,发挥职能,探索出一条社科普及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新路子,打通了理论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1月2日新年伊始,广东省社科联到扶贫点肇庆侯村率先举办了“脱贫奔小康 文明新生活”广东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社科普及首场试演,取得了圆满成功。发春联的时候,老村民郭月兰紧紧拉着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的手,激动地说:“我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好看的节目了!”村民对展演的真心认同和对文化的强烈渴求,给了广东省社科联继续举办展演的信心和动力。2020年,系列展演活动在清远连樟村、湛江塘仔村、潮州狮峰村、汕头羊屿村、肇庆南丰镇等省定贫困村陆续开展,成为脱贫奔康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扛起职责使命,在展演组织中留下鲜明的社科印记

社科办展演,犹如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展演怎么办?有没有人看?这些都需要提前思考、精心设计。为此,广东省社科联主动作为,建立“三联”机制,念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联字诀”,给群众看一场精准、高效、有序的展演。

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机制,确保展演前期筹备、中期展示、后期宣传、末期总结四阶段环环相扣,形成了“各司其职尽其责”的科学分工。广东省社科联制定了系列展演活动总方案,成立了以张知干为组长的展演工作领导小组,联建五级微信工作群,负责全程统筹协调,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均有专人对接负责、跟踪到底;展演所在地的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做好本地特色文化节目推荐,以及现场安保、电力保障、疫情防控、交通秩序等工作;每个贫困村都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提供展演场地、创作素材、扶贫产品等资源,组织群众演员和观众参与展演。

建立预调预审预演联控机制,将展演目标层层分解到点,任务细化到事,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事无巨细必躬亲”的处事方式。经“省社科联根据扶贫挂点情况选择相应地级市,地级市推荐待选贫困村,省社科联党组亲自带队赴贫困村调研”三步骤,精准定点适合举办展演的贫困村;根据“一场一地一方案”原则,严格把关每场展演的场次地点、经费预算、流程安排、节目脚本、演出人员等,再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办和展演所在地市委市政府联审,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分创作、演出、后勤三组协同筹备每场展演,创作组提前两至三周入村踩点收集创作素材,演出组提前一周入村培训参与展演村民,后勤组提前三天入村进行舞台搭建和彩排走台。

建立系统内外跨界联合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形成“一件好事大家帮”的生动局面。成立了由社科专家、文化艺术家、医疗专家、社科类社会组织、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代表、驻村扶贫干部、贫困村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展演服务队;精挑细选专业承办单位广东省演讲学会进行节目创排、专业演出;《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以及各地市主流媒体,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在纸媒、全媒体客户端密集报道,连续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金婷婷看到展演报道后,主动申请连续多次参加展演。

立足伟大实践,在展演内容上奉献独特的社科精品

社科普及展演,怎样与文化展演、艺术展演有所区别?广东省社科联深究细琢,在展演内容上作“大文章”,创设“三度”空间,打造原创精品节目“万花筒”,给群众看一场思想精深、理论精准、制作精良的展演。

始终体现政治高度。不论在哪里举办展演,开场第一个节目都是播放视频《习近平扶贫之路》,当看到总书记的足迹遍布一个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崎岖山路、农家院落,当听到总书记说出“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的暖心话语,现场总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大家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系民、忧民、为民、爱民的民生情怀,感受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

始终体现理论深度。在结合乡村疫情现状开展卫生健康知识普及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姚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杨扬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现场讲授防疫知识,从7岁娃娃到70岁老人都学会了“七步洗手法”“口罩分类法”;在结合《民法典》开展法律常识普及时,台上法学专家和知名律师以案说法,详细解读土地承包经营、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条规定,台下村民接口“30天冷静期好!离婚不冷静,冷静不离婚”引来满场大笑;在结合乡风建设开展文明知识普及时,现场为获评村新时代文明家庭和新乡贤颁奖,身边的小朋友自豪地喊道“那是我爸爸!”

始终体现现实温度。在脱贫奔康故事分享时,脱贫一线干部和脱贫群众上舞台、当主角,讲述《连樟蝶变》《红色塘仔焕新颜》《生态狮峰》《南澳脱贫奔康路》《幸福侯村》等一个个身边的故事;在红色暖誓演讲时,村里的老党员颤巍巍地紧握着拳头,和其他在场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小康主题诗歌朗诵时,激动得涨红了脸的村民代表们和朗诵家一起,激扬顿挫地表达了脱贫奔康的必胜信心;在特色节目展示时,既有《雷剧:湛江好》《清远民间舞:英州春早》《潮州非遗:戏迷》等地方节目激起村民更深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又有脍炙人口的《连樟村村歌:温暖的手》《狮峰村村歌:白鹭湖之歌》《粤东明珠南澳岛》等本土歌谣宣介本村脱贫奔康丰硕成果,更有广为传唱的《我爱你中国》《走在小康路上》《父老乡亲》等经典歌曲引发观众齐唱。

走进田间地头,在展演形式上奏响直击人心的社科强音

展演设计再全、内容再好,关键还得看阳春白雪的社会科学怎样沾些泥土、接上地气、被人喜欢。广东省社科联探索创新,首创“三新”模式,善用视听叙事“助推器”,让群众看一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展演。

采用“理论+文艺”的新组合,达到“理”“乐”相得益彰的效果。狮峰村的夜晚,大雨倾盆,却浇不灭乡亲们观看展演的热情,1000个位置座无虚席,掌声笑声穿透雨夜,大家身穿雨衣坚持到底,令人动容无比。这是因为在科普微讲座、地方文化表演、歌舞戏曲等节目中,社科专家讲故事、举事例、列数据,文化达人话历史、现画面,文艺名家用道具、展技能,同时穿插歌舞、戏剧、小品、书法等丰富的文艺元素,配以渲染气氛的光电声乐,在基调上、情景上、意境上彻底打破了社会科学高门大府的心理障碍,将党的创新理论、优秀文化、文明成果大众化、通俗化、具象化,让观众淋着大雨不肯走,听到故事记心头,学到知识难忘记。

运用“体验+共情”的新方法,达到展演不讲“理”,但却很有理的效果。当侯村因病返贫的陈培灿蹒跚上台,主动拥抱长期帮扶他的驻村第一书记汤其中,并连连鞠躬感谢时,全场掌声雷动,众人潸然泪下。这种场景在主题诗朗诵、暖誓演讲、讲扶贫故事、互动采访、村民广场舞、直播带货等节目中比比皆是,坚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首首动人的歌曲,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往往在一瞬间就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产生了台上台下的共情共鸣,从被动不解怀疑到主动相信接受,从只是有点兴趣到升华感动感恩,是展演最难得的收获和成功。

选用“个性+统一”的新舞台,达到每场展演各有看点,又互成体系的效果。展演深入扶贫一线主战场,既保证每个站点特色不同,又保证舞台永远统一设在贫困村的田间地头和乡亲们的房前屋后。2020年6月,首场展演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过的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举办,一起重走扶贫路,齐看新村喜人变化;8月,展演在革命老区湛江雷州市松竹镇塘仔村举办,一起重温革命史,坚定红色村发展信心;9月中旬,展演舞台搬到了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一起冒雨看大戏,刷新生态村网红效应;9月底,展演队伍来到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羊屿村,一起宣传全县脱贫,展现旅游村文明新风;11月底,展演走进了省社科联对口帮扶的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侯村,一起学习乡贤精神,欢庆文化村成功转型。

脱贫攻坚社科普及系列展演,是一条社会科学工作科学化大众化的新路子,也是一条理论武装的新路子,还是一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子,更是一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路子。正是这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导向,以及坚持科学创新的积极态度,让展演所到之处,皆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据统计,除各地群众积极参与外,通过线上直播观看展演的人数近2000万人。广大农村群众看到这样丰富精彩的节目后,都说“看完还想看”“感觉像过节”!各展演地市县镇村领导一致希望展演能广泛深入到更多贫困村中去。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领导现场观看后,认为“展演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大局,很有意义,值得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在观看网上直播后,称赞展演队伍是“新时代社科界的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新征程,展演还将继续走得更远,走到更多一线地区,走进农村群众心坎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培根铸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