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主席在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上的致辞
[ 时间:2017-11-15 ]
[ 作者: ]
[ 点击量:4650 ]
在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上的致辞
颜泽贤
(2008年11月12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上午好!
“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是一个高层次的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建设,这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举措。本届论坛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成就与前瞻”为主题,通过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发展规律、发展成就以及存在问题,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建设。
3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体系不断创新。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科分化造成的学科壁垒的存在,各个学科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对话,经院化的研究取向还有一定的影响,以致学术缺乏生活的根基,这些都制约了学术的健康发展。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学科的高度分化伴生着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术发展、理论创新的一大规律。就我国目前的学术状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言,更应重视学科的综合,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局于学科的分野,以宽容、开放、审美的心态,以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运动、现实问题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为基础,融会中西,贯通古今,采百家之长,通万方之略,超越前人而光照来者,成就我们时代的伟大学术。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届论坛邀请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来进行交流讨论,可以说是一次综合性的论坛,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希望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建设有所贡献!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30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也形成了鲜明的改革开放前沿特色:敢于探索,敢于立说,敢于争鸣。改革开放初,广东学术界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许多学术问题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改革、外向型经济、经济特区、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精神文明学、民族凝聚力等问题的研究引起了持久的讨论和深远的影响。另外,我省社科研究工作面向社会需求,承担的企业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较多,新兴学科发展较快,社会急需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较快。这些都是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我们的社会科学综合实力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人文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广东召开,全国的名家汇聚一堂,为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将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在这里,我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们也将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