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刊发专版报道2019广东社科普及周活动
[ 时间:2019-11-05 ]
[ 作者: ]
[ 点击量:3775 ]

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
首批23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揭牌

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部分行业模范代表作精彩的宣讲报告
南都讯 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11月3日在中山图书馆举办,正式拉开了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帷幕。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为首批23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开展咨询活动,为市民解答当下热点问题。同时,活动还安排了“春华秋实 玉汝于成——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展”“思想之光芒 真理之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之路成果展”两大板块主题图片展,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参观学习。
张知干: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社科普及有效性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社科联与广州市社科联联合举办。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新山出席主题日活动并宣布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出席并致辞。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翰敏,省社科联巡视员李夏铭,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谭晓红等领导,各地市社科联、省级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社科界专家学者代表以及社会群众300多人参加了主题日活动。
在主题日活动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在致辞中指出,自2014年9月1日《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参与下,全省社科普及工作的受众面不断扩大、覆盖面深入拓展、影响力显著增强。
张知干说,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作为全省三级联动举办的一项公益性科普活动,更是最受公众欢迎的一道科普“硬菜”,成为我省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人文道德素养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张知干强调,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铸什么魂”负有重要历史责任。
他表示,刚刚胜利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科普及工作作为凝心聚魂的事业,在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始终坚持“三贴近”、提升社科普及的有效性,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搭建社科普及的“大舞台”,形成社科普及的强大合力。
30多位专家现场为市民解惑
在主题日活动现场,省、市共16家社科类社会组织的3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咨询活动,派发了各类科普读物1800余本,为市民解答知识产权、国防教育、法律事务等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除了现场咨询和两大板块主题图片展,在本次科普周开幕式现场还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七十年华章颂”文化展演活动。部分行业模范代表作了精彩的宣讲报告,社科专家、广东演讲学会、艺术家、学校师生表演了精彩的朗诵、歌唱等节目,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各行各业的时代风采。
南都记者在活动现场的广东省孝文化研究会咨询点看到,几位家长正带着孩子玩游戏。工作人员向孩子提出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孩子答对后,可以获得一份小礼品。“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一位家长对南都记者说。
在广州知识产权法学会的咨询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前来咨询的市民不少,“一方面,很多市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想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机构希望跟我们合作,做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科普活动。”
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了解,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是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社科联创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品牌活动,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5届。
今年的社科普及周活动具有统一部署、整体安排、分时实施、全年推进的特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社科联、各高校、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社科普及基地,围绕“凝心聚力守初心 培根铸魂担使命”的主题,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组织开展了主题展览、专家咨询、社科学者基层行、理论研讨、名家访谈、诵读经典、弘扬红色文化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各地的活动均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讴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大力宣传南粤大地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在全省上下营造了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之路成果展受热捧
在活动现场,“思想之光芒 真理之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之路成果展”主题图片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观学习。
该主题图片展以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及改革开放前的传播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三方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伟大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但有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曾经被教条化传播,在群众中还存在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广东省委党校社会文化教研部教授张承良认为,面向广大群众,面向社会去做这种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之路的普及传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群众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了解其经典文献到底讲了什么东西。“比如说,如果我作为一个普通群众,想了解马克思主义应该去看什么书?这次展览里面就介绍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张承良介绍,该图片展从筹划到展出仅用了两个月时间,编撰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上百年的历程,以及如何更有利于在普通群众中的传播和群众能更好地理解。最后,编撰团队决定采用图片展的方式。为了找到更加丰富的素材,团队使用了省委党校图书馆、中山图书馆,还有像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等多馆的馆藏资源。
此次展出并未突出呈现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和理论创新部分。张承良透露,目前团队已经开始准备梳理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和理论创新方面的内容,该内容或成为明年社科活动周展出的选题。
36位优秀社会科学家“亮相”活动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潜心治学,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内容之一,是展示广东36位“优秀社会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和学术成就。
首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夏书章、李锦全、姜伯勤、黄天骥、张磊、饶芃子、詹伯慧、桂诗春、蔡鸿生、黄淑娉、梁桂全、莫雷、陈鸿宇、蓝海林、罗必良、陈金龙
第二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王珺、毛蕴诗、冯达文、胡经之、桑兵、徐真华、黄修己、蒋述卓、曾宪通、戴伟华
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卢晓中、朱桂龙、李凤亮、李庆新、李宗桂、吴承学、何自然、陶一桃、隋广军、程国赋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