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出版

日前,广东人民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正式出版。这是我国首部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主编黄修己教授是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之一,其以85高龄,率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4名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玳玫、陈希、吴敏、刘卫国,攻克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从构想到撰写完成,历时10年,资料准备更是长达20年,是一部集大成之作。5名作者均为广东学者,这套通史是理论粤军对中国学术的重大贡献,堪称粤派理论的一座高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列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是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全套共5卷,161.2万字。

第一卷(1917—1927):喧闹中的开辟;

第二卷(1928—1937):多元共生;

第三卷(1937—1949):分流与整合;

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

第五卷(1977—2000):突破与创新。

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通史性著作,全书以学术发展进程为纲,采用史的编纂法,探源溯流,分别时期,记载和检视从1917年至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成果,勾勒现代文学研究的脉络和走向,描绘艰辛与坎坷,展示业绩与风采,总结成就与不足,既宏观把握学术态势,又深入剖析典型学案,史论结合,取材宏富,探究精深,具有垦拓性和集大成意义。本项目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开辟、发展到转折,从建构、解构到重构等不同阶段为节点分列各卷。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著是现有相关论著中最为全面、最为详实、时间跨度最大的现代文学研究通史著作。

“研究通史”贯穿了黄修己教授的“治史”理念,注重原初史料,强调“论从史出”,既梳理和论述了一批研究现代文学卓有成就的批评家及其主要研究方法,例如作为批评家的鲁迅、周作人、胡适、茅盾、钱杏邨、沈从文、朱自清、李健吾、李长之、朱光潜、胡风、周扬等人及其开创和实践的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关注到了各种文体、多种社团报刊、多种现代文学历史现象,钩沉了若干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批评者和批评论著,例如李南桌、常风、吴小如、季羡林等,国统区以及国民党官方组织的文学批评活动、沦陷区里的文学批评等,也被纳入了“研究通史”的范畴,例如张道藩、王集丛、赵友培以及李景慈、张守谦、杨之华等。

——陈平原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撰写阶段作,即给主编黄修己写信不吝赞誉,认为此著在对百年现代文学研究史料做地毯式搜集的基础上,形成框架,建立细节,编织出一幅百年现代文学研究绵密的图谱;此著发掘了大量新鲜的或未被重视的新材料,提出了很多新见解,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探索意义,将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可绕过的一本,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参考,亦可作为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生教学的优质教材和中文系各层次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总体来看,此著既有结实的整体构架,也有精彩的具体细部;既有完整的历史脉络,也有骨节眼式的专题研究。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百年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其构架谨严,史料丰富,见解精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陈思和

此外,著名学者、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振亚,亦对本书的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

作者简介:


黄修己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该会名誉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中国文学组成员,教育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和学术史。主要著作《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获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20世纪中国文学史》等。其不断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发表大量论文,并于2017年结集成《黄修己自选集》。

姚玳玫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民国时期海派文化/文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评价体系建构实践研究(1928—1937)”。代表论著:《想象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1933—1935:新文学史料汇编热中的“阿英框架”》等。

吴敏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扬与中国现代文艺关系研究”。代表论著:《延安文人研究》《晚年鲁迅与“周扬等人”》等。

陈希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代表论著:《论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一个人与一门学科》《〈雷雨〉:未完成的演出》等。目前正撰写《中国话剧演出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意象派与中国新诗”。

刘卫国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研究学术谱系论”。代表论著:《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论季羡林的新文学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