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重温初心路 扬帆新征程”培训班圆满结束
[ 时间:2020-09-26 ]
[ 作者: ]
[ 点击量:4098 ]
由广东省社科联主办、浙江嘉兴华府红色培训基地承办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于9月20日-25日在浙江省嘉兴市顺利举办。部分高校社科联负责人、地市社科联主要负责人、部分研究基地负责人、省社科联扶贫点村干部,以及省社科联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干部等共约50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学习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新颖,效果明显,以专题讲座为引领、现场体验为主体、交流研讨为提升、视频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六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同时,培训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支委会,分五个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全体参训学员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积极参与学习交流,在思维观念、眼界视野、业务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收获,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开展专题教学,举旗定向,提升站位
培训邀请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红色文化研究所所长赵金飞教授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讲座,全面深入的从“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切入,深切了解红船精神从历史孕育到传承创新的过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学习回顾历史当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培训还邀请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基地杨晓伟副教授作《人民至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根本价值取向》讲座,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深刻理解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

开展现场体验教学,锤炼党性,拓宽视野
一下飞机,全体学员就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学习,看着一件件珍贵遗物、一幅幅历史图片,听着一个个感人故事,学员们满怀着对先烈们的崇敬和景仰,回到那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背后蕴含的不竭力量。

在嘉兴南湖党性体验教学中,学员们积极参加“六个一”活动: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参观一次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次入党誓,学习、传承、践行“红船精神”。

在周恩来纪念馆,学员们怀着对一代伟人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感受到了周恩来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格魅力和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之心。

在鲁迅故里,学员们与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观看了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了解了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聆听了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感受到先生用笔战斗一生书写的时代传奇。

在海宁中国皮革城党建馆,学员们了解了海宁中国皮革城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皮革风尚、皮革史话、党建创新等主要内容,特别是认真学习了基层党建综合创新——“海皮”模式。

在光伏小镇科技馆,学员们一进入就被高大巍峨的建筑,华丽耀眼的外墙,随处可见的黑科技所吸引,随即又为光伏小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创新成果而赞叹。科技馆在设计理念上深入贯彻光伏概念,创新设计光伏产品应用,通过新能源的使用,替代传统能源,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天蓝地绿,集旅游、教育、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式综合体。

在美丽乡村示范点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王祥里,学员们参观了党建长廊、红色主题公园、同柏故里、伯通桥、党员先锋站、科普园等美丽风景,学习基层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了解了联丰村的基本概况、党组织机构以及近几年在大党建引领下,联丰村在推进“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带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在陈云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文物史料,了解了陈云同志生平业绩,特别是他在接管上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习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

进行心得交流分享,总结提炼,思想升华
培训组织全体学员在晚间集中观看影片《红船精神》,在历史影像中回味寻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党的精神密码,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重温红色记忆,感受红船精神。

在培训心得分享会上,五组学员逐一交流了学习体会。在结业仪式上,五组学员代表纷纷发表学习感言。大家一致反映,本次专题培训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严密、作风务实、氛围浓厚、效果很好,既从理论上系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又通过“走出去”现场体验学习等方式,学习了先进地区先进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加深了对浙江均衡发展成功模式和经验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了党性锻炼,拓展了眼界和视野,提升了工作能力和素质,增强了做好社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家一致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及时将培训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把“首创、奉献、奋斗”的红船精神带回学习、科研、工作中,进一步转理念、转方法、转作风、提能力,成为政治坚定、情怀深厚、思维创新、视野广阔、责任担当的社科工作者。






培训还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最后,李夏铭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培训在省社科联党组高度重视下,在浙江嘉兴华府红色培训中心和省社科联人事部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培训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发挥社科联“联”的作用,学员们在培训中把握了主题、提高了站位、增进了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他就如何结合培训效果开展社科工作谈了几点意见:一是受到深刻的党史教育,对建党初期历史有了更总体的把握和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社科工作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理解“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更好的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受到有益的思路启迪,对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要借鉴学习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受到厚重的文化熏陶,对浙江的人文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打造广东社科品牌。四是受到伟大的精神感召,对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的伟人精神和道德风范有了更由衷的钦佩和更坚定的遵循。在参观周恩来故居时,感受到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格魅力和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之心。我们要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把伟人典范的道德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和人生路上,学员们要进一步消化这次培训的所学所悟,汲取“红船”精神的强大动能,不断锤炼党性,培育品格,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昂扬精神、激发斗志,真正做到心中有初心、肩上有使命、手里有本领,在推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走在前列中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