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在暨大揭牌
[ 时间:2020-11-20 ]
[ 作者: ]
[ 点击量:2608 ]
11月18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揭牌仪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和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出席,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并讲话。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揭牌仪式。

林如鹏致辞
林如鹏首先代表学校对研究中心的揭牌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中国话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开创性、时代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他强调,学校将以研究中心为重点平台,充分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致力于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的国家话语体系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着力构建能有效阐释中国实践,又能够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诉求的中国特色国家话语体系,在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中贡献“广东力量”和“暨南力量”。

刘涛汇报工作
会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涛从基地简介、学术成果、智库建设、学术会议、社会服务和未来展望六个方面,汇报了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他表示,研究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粤港澳地区先进的新媒体发展环境,加强研究和实践,奋力争取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切实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努力把研究中心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的国家话语体系高端研究平台。

张知干讲话
张知干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基地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首先,他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省社科联工作的暨南大学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国家话语体系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思想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在新时代,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两个大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构建中国国家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已成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广大社科工作者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暨南大学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正式成立,充分体现了暨南大学领导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暨南大学社科专家学者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张知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就推进研究中心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意见。一是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牢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要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阐释,切实将总书记思想贯穿到整个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之中。二是切实增强理论自信,致力话语创新。在新时代,要跳出旧有话语体系局限,构建站在时代潮头、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国际一流的话语体系,掌握解释当代中国伟大实践变革的话语主动权。三是坚持实践导向,切实解答好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呼唤,回应时代关切,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双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努力在用学理阐释中国道路、用学术传播中国故事上率先探索,充分发挥广东“两个重要窗口”的重要作用。四是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打造权威智库。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大力推动、有序开展,着眼为国家传声立言,推动学术“走出去”,弘扬斗争精神,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张知干强调,构建国家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项艰巨任务。省社科联将秉持学术初心,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基地建设。暨南大学是有着光荣传统的百年高校,是我国面向海外的国际知名侨校,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亲临视察的国家重点学府。衷心祝愿研究中心在暨南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不辱使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努力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为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走在前列做出积极贡献。

揭牌仪式现场
随后,张知干、林如鹏等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张知干一行还参观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深入了解该研究中心的运行情况和研究成果。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翰敏和省社科联办公室决策咨询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员郑红军,暨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潘启亮、研究中心专家及相关学者等40多人出席了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