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课题组到阳西县塘口镇开展调研座谈
[ 时间:2021-11-11 ]
[ 作者: ]
[ 点击量:4614 ]
为进一步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形成阳西县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加快塘口镇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发展,11月8日—10日,华南理工大学吴志才教授领衔的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课题组到阳西县塘口镇开展实地调研。我会牵头的省乡村振兴驻塘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塘口镇党委政府共同组织了本次调研活动,顺利召开阳西县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座谈会。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工作队队长曾赠出席会议并讲话。塘口镇党委书记林艺超主持会议并讲话。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志才,建筑学院教授魏立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林辉煌,以及阳西县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姚思轼,塘口镇人大主席许广炎,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薛晔、苏江生等出席会议并交流。华工大课题组、省工作队、镇农办以及全镇16位村(社区)书记等40余相关人员参会。

8日座谈会上,吴志才教授首先代表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课题组,衷心感谢省社科联、工作队以及阳西县、塘口镇对课题组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他表示,华南理工大学非常重视本次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课题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是尽最大力量以多学科、多专家协同解构、分析研究塘口乡村振兴规划,发挥好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双一流”高校作用;二是尽最高水平为塘口量身定制能够落地、能有成效的短期、长期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践行好我国新的一轮国家重大战略历史使命;三是尽最好态度不负华南理工大学、省社科联以及阳西县、塘口镇的使命重托,按华南理工大学规划设计最高标准,提出有创意能落地的方案和抓手,争取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塘口样本。最后,他就近日调研计划提出了有关调研需求。

林艺超同志就即将开展的调研工作,向塘口镇村干部特别是16位村(社区)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他强调,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塘口镇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他要求各位村(社区)书记,一是要抓住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为塘口未来15年彻底改头换面勇当使命;二是要特别珍惜华南理工大学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课题组到塘口实地调研的宝贵机会,积极配合课题组做好信息收集、实地调研等工作;三是要率先召集“两委”干部、乡贤以及先进村民开会讨论,特别要做到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实事求是,研究形成本村(社区)的建设情况、资源现状和发展需求等重要参考材料。

曾赠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一是要把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当作一项重大课题来研究,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摸索过程中,努力探索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这一重大发展难题,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把“三农”发展的短板改造成为发展的潜力板,率先形成塘口样本。二是深刻认识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国之大者”。参与规划的同志们,特别是塘口镇村干部,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为了塘口百姓、乡亲父老,要想方设法抓住抓紧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机遇,为塘口“三农”面貌全面革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坚持不作文章、不图表扬的踏实作风,工作队、镇农办、各村(社区)等部门要配合好本次调查研究工作,确保塘口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信息可靠、数据真实、论证科学、分析严谨、落地可行,努力改变塘口镇村面貌,切实提高乡亲父老的生活素质水平,推动塘口共同富裕进程。四是希望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按时间节点形成塘口镇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待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踏实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

随后,吴志才、魏立华、林辉煌三位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与曾赠、林艺超、姚思轼、许广炎、薛晔、苏江生等同志就塘口镇整体乡村振兴规划初步设想、规划基本要求进行深入讨论,并形成了基本共识。



8日下午至10日,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按三组有计划地开展塘口镇全域性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塘口镇村经济社会空间发展等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