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经典与历史” 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办
[ 时间:2022-12-12 ]
[ 作者: ]
[ 点击量:4111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的重要作用,12月11日,2022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经典与历史”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中山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会议得到了全国社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收到来自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大学等2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60多篇。
江西师范大学祝黄河教授、湘潭大学李佑新教授、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燕连福教授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翰敏代表主办方以视频方式致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主持开幕式。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

林进平教授致辞
林进平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省社科联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高度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会议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兴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经典与历史”为主题举办2022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围绕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问题,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是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

李翰敏致辞
李翰敏在致辞中代表省社科联对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省社科事业发展的广大社科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举办2022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经典与历史”研讨会,对于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社科界要深入研究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思想源流、演变脉络和发展规律,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现实意蕴和实践路径,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和良好舆论氛围,为推进广东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社科界的智慧和力量。

主旨演讲环节,祝黄河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李佑新教授围绕“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创新发展”、吴宏政教授围绕“共同富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界限”、燕连福教授围绕“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几点思考”等课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教授主持。

专题报告阶段,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涂良川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荣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亮副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奕山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若云讲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荣涛讲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璆助理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虎平助理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扬助理教授、东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张笑扬副主任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叙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与现实启示”“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视域中共同富裕的哲学意蕴”“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生产就业空间的保障与拓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核心价值的时代演进”“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下推进共同富裕”“社会政策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转向、制度演进与实现路径”“如何测量共同富裕——基于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思考”“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四大关系及其方法论原则”“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等主题,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钊教授、胡雪莲教授等对每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通过深入交流研讨,专家学者在思想碰撞中凝练了研究方向、开阔了视野眼界,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专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童建军教授和方玉副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致闭幕辞,方玉副教授主持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