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2019-2023年)》编纂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时间:2023-09-11 ]
[ 作者: ]
[ 点击量:1499 ]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于2023年9月8日上午组织召开了《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9-2023年)》(以下简称 “发展报告”)编纂工作会议。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杂志社主编叶金宝主持会议并讲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卢雪华,以及发展报告课题组30位牵头专家等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是省委宣传部根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在2009-2018年编纂出版的《广东社会科学年鉴》基础上更名而成,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充分展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状况和相关工作情况的重要载体。课题组牵头专家们分别就发展报告的体例设置、篇章内容、字数规定、组稿时间、撰写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卢雪华表示,广东人民出版社将积极做好发展报告的审校出版工作,为编纂出版高质量的发展报告做好服务。
叶金宝对各位与会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和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编纂《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反映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真实记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更好地推动广东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就如何做好编纂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参与编写的单位要高度重视发展报告编纂工作,精心组织科研团队,并为编纂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各方面支持。二是要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发展报告按学科分类设置,具有专题性,但学术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机构,需要跨校协同合作,把分散在不同学术单位和机构中的学术信息汇集起来,准确、真实、全面反映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三是要确保学术质量,力求精益求精。要把质量第一、精品意识贯穿于编纂工作全过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时代特点,结合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编纂发展报告;要注重学术视角,体现学科动态,在材料收集、逻辑建构、语言叙事等方面下足功夫。课题组牵头专家要把好政治关、学术关、文字关,增强学术判断力,带领团队确保发展报告按质按量完成,让发展报告充分反映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特色和贡献。
参加会议的还有广东人民出版社时政读物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曾玉寒,省社科规划专项小组副组长郑红军,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二级主任科员吴竞飞,以及学术研究杂志社全体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