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肇庆学院举办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7月6日下午,“西江流域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粤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三家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肇庆学院举行。肇庆学院校长吴业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出席并致辞。肇庆学院副校长李新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肇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程彦春等出席。副校长胡文涛主持。

仪式上,吴业春校长作了情真意切的致辞。他首先代表肇庆学院对张知干一行莅临学校调研并出席揭牌仪式表示热烈欢迎,对省社科联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社科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肇庆学院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学科特色、规模现状等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凝练特色资源推动优势学科发展、打造高端智库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的体会收获、取得的长足进步、展现的勃兴气象,表达了希望省社科联一如既往关心扶持学校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的真挚期待。他表示,面对开局之年的新形势,学校提出“11755”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正全力为实施“改大申博”工程做准备。3家省级社科研究基地落户肇庆学院,实现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在学校人文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3个研究基地的获批和挂牌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校智库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地方决策、智库人才培养等举措,走出一条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智库建设之路,渊源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繁荣发展广东社科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张知干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省社科联对肇庆学院三家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的设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长期以来给予省社科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向一直以来为繁荣发展广东社科事业攀登不止的全校广大专家学者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肇庆学院新创设的这3家研究基地,布局科学、定位精准,既能充分彰显学校自身优势,又有利于高效整合多方资源,前景广阔、大有作为,辐射引领学校社科事业书写繁荣发展新篇章。一是要坚定不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以贯之将其贯穿于社科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善于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真正在掌握和顺应中国学术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中做到行稳致远。二是要坚定不移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凝练研究方向、突出攻关重点、精准建言献策,持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把社科界“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价值作用更加充分地彰显出来。三是要坚定不移把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根本学术追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善于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实践,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新助力,为抢占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厚植学术底蕴。四是要坚定不移把多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最显著的方法特色,着力培养跨领域、跨专业、跨院系的科研团队和学科创新力量,持续推出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让学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更加动能澎湃。

张知干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彰显的重要地位作用前所未有,中央及省委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大局大势面前,必须摒弃守的心态,振奋创的精神,驰而不息闯新路、创新业、开新局,方能在继往开来中走在前列、赢得未来。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助力高校社科事业繁荣发展,始终是省社科联工作的优先方向。只要是有利于高校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事情,省社科联都会坚定支持、倾力扶持,着力通过增强广大社科专家学者的成就感来体现社科联的存在感,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现场,张知干、吴业春、李新昌、胡文涛、程彦春等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李翰敏宣读了关于同意肇庆学院“西江流域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肇庆学院“粤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为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批复。肇庆学院“西江流域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朝军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不辱使命建好建强研究基地,助力学校人文社科事业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

仪式结束后,张知干一行还深入到肇庆学院科技园、美术馆等场所学习调研,了解学校综合实力和特色科研概况,领略学校人文社科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顺霞,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黎天宇,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旭东,文学院院长唐雪莹,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朝军,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植可焕,美术学院院长梁善,中德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滔华,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盛革及三个研究基地科研骨干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