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 “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分论坛在暨南大学举办
[ 时间:2024-09-23 ]
[ 作者: ]
[ 点击量:1073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9月22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分论坛在暨南大学举办。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乃华出席并致辞。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朱金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等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开幕式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春超主持。

开幕式上,李翰敏代表主办方作了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四川、黑龙江等地考察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全国社科界正积极围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今天的会议以“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学术对话和深入探讨,这不仅是我们广东的专家学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重要的体现,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直面挑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尝试。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数字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兴未艾,本场论坛围绕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学理化阐释,有利于为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
顾乃华代表暨南大学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详细介绍了暨南大学发展历程,并就数字经济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学科建设并培养相关人才的紧迫性等问题进行发言。他强调,暨南大学始终围绕国家需求和重大战略,优化学科布局,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精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实新兴交叉融合学科。暨南大学正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开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学科建设,持续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希望各界专业人士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拓展数字经济研究深度和广度,为我国及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和前沿思想。
主旨报告环节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凌云、经济学系主任王贤彬主持。单志广、向晓梅、朱金周、李志坚分别就相关主题分享和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设置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发展与规划”、“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与政策环境”等五个平行分论坛,共同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对数实融合助力建设数字中国、粤港澳新兴未来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等问题面向全国征稿,受到省内外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汕头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韶关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中共湛江市委党校、惠州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等20余家省内外高校、党校和企事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