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要闻
财智集聚汇湾区,“数绿” 融合启新程

11月30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海珠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学院联合承办。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余鸿纯,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邹新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单志广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级巡视员李惠武,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副教授,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陈皓勇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为数字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余鸿纯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代表主办单位--广东省社科联,对各级领导、各界同仁对广东社科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双化”协同转型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双化”协同转型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方向变革、能力变革和效率变革,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转型发展,真正让高质量发展“绿”意盎然。她表示,省社科联正在锚定目标、全力以赴,致力于打造充满蓬勃活力、凝聚强大向心力、具备卓越赋能实力的一流社科联,将竭尽全力为广大社科专家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社科力量。

邹新月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他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能源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真知灼见和务实良策。他指出,广东财经大学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下一步将依托数字经济科研创新平台,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步伐,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强劲人才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广财新光彩。

本场研讨会设置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两个环节。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单志广研究员以“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价值化”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阐述了数字经济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及数据要素价值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意义,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现状,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关键环节与实践路径,数据要素价值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推动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价值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内容。他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坚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齐心协力推动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价值化协同创新发展,为构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级巡视员李惠武以“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环境构建”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一点两地”要求,明晰大湾区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激励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向新质生产力先行区支撑极迈进。当下,大湾区新兴产业呈现蓬勃竞发态势,未来产业也在加速孕育孵化,传统产业借力绿色、数字技术焕发新生机。他强调,产业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市场环境支撑,要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打造生产要素便捷流动的市场大环境。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以“数字化背景下的澳门智慧城市建设与人才培养刍议”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指出,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是澳门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建设数字智慧城市,离不开海量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他强调,要突破数字智慧城市人才培养瓶颈,要推动教育体系革新,深挖大学合作项目潜力,强化产学研协同联动,筑牢创新创业扶持体系,搭建持续学习平台与机制,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维度,为澳门数字智慧城市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副教授以“数字经济的包容性与普惠金融发展”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她阐述了数字经济推动包容性增长的机制,网络效应下网络规模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数据要素形成的特征。她强调,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包含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让数字金融具备包容、普惠特质。

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陈皓勇教授以“数智化时代能量网络和㶲经济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理论与应用”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介绍了能量网络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描述了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图景。他以佛山供电局项目为例,阐述了数智化技术引入的作用,展示其优化系统运行调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成效。他表示,展望未来,数智化条件下系统向智能化协同是发展趋势,该研究领域极其重要并将大有可为。

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王方方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以龙门县为例,深入探讨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他强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已成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需要,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率先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分论坛环节中,围绕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创新与经济转型、区域协同发展与政策创新、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主题设置5个分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知名专家共聚一堂交流研讨,30名专家以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严谨的数据分析,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深度参与,研究探讨了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领域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方向,对促进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绘就一幅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美好画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