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中山大学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揭牌

12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南校园怀士堂举行。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出席揭牌仪式并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出席揭牌仪式并为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院长颁发聘书。中山大学教授陈春声、陈少明、肖滨、张伟等专家学者,校友嘉宾、北京高占祥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松南,校友嘉宾、广州汇才信息广告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九九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文兰,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出席。中山大学副校长、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院长谢湜主持仪式并作专题报告。

揭牌仪式上,朱孔军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中山大学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关心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的省社科联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涌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为人文社科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野,也催生了“数字人文”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学校成立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是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期待联合研究院勇立潮头,早日打造成为具有鲜明中大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样板”。一是要打造学术高地,推动数字人文研究再上新台阶。能够灵活协调、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聚焦数字人文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动学科交叉的深度融合,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创新方案。二是要培育创新人才,助力“新文科”建设。要紧密结合“新文科”建设目标,发挥数字人文交叉平台的育人功能,培养既掌握人文学科知识又具备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新时代数字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要立足国家需求,服务社会发展。要把聚焦学术前沿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在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数字文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大智慧与力量。

李宜航书记代表省社科联对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推动我省社科事业全面繁荣、走在前列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大学人致以崇高敬意,向各界同仁给予广东社科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山大学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植根自身显著优势,驰而不息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生动诠释了一流大学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使命担当、一贯的学术自觉,令人钦佩、催人奋进。省社科联在助推中山大学人文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着对自身职能定位的透彻理解,一以贯之把竭诚做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作为彰显价值、体现担当、赢得信任的最佳切入点。接下来,省社科联将着力把自身所能与中山大学所需高效贯通起来,突出以省社科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院、社科研究基地为支撑,加快构建一个多轴心、强黏性、无壁垒的创新生态系统,既让科技为人文赋能,也让人文为科技赋值,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更高能级的聚变裂变,产出更多独树一帜的原创成果,形成更多引领潮流的全新范式,助推中山大学“三大体系”建设实现新飞跃,更好为中山大学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战略支撑。

仪式期间,与会嘉宾共同为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揭牌。中山大学领导分别向联合研究院院长、执行院长、副院长颁发聘书,同步举行了郭文兰校友向联合研究院建设基金捐赠仪式。

谢湜副校长围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 共创数字人文新空间”作了主题报告,纵论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新使命、人文交叉学科前沿发展新需求、教育数字化建设新赛道,对比了国内其他高校数字人文发展态势,阐述了中山大学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的创办基础、区位优势、时代使命、运作框架、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等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强调要努力把联合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知名度的新型研究平台,源源不断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助力。

在随后举行的“数字人文研究主题报告”环节,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主任于薇教授聚焦《时空深处的数字人文》 ,岭南学院院长林建浩教授聚焦《AI in All,All in AI——中山大学经济学科AI融合发展路径》,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张洋教授围绕《以“五个面向”的全方位支撑,助力打造大湾区数字人文战略高地》 ,图书馆副馆长、数字人文实验室主任王蕾研究馆员介绍了《探索人文研究新范式,激活学科交融新动能——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路径》,分享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绩,展望了数字人文发展的趋势逻辑,共同为推进数字人文联合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中山大学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信息学部、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博雅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岭南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处等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