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普及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集刊征稿启事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广东近代文化学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承办的学术集刊(半年刊),于2025年正式创刊。本刊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聚焦于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相关问题,刊载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教育、军事、国际关系等专题的前沿成果,致力于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交流与蓬勃发展。

一、栏目设置

本集刊精心设置了多元化的学术栏目,具体包括专题论文、专家笔谈、研究综述、新书述评、学术动态、史料刊布等。

1.专题论文:重点刊发关于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相关的人物生平、思想演变、制度创新、经济实践、文化构建、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要求文章具备深厚的学术底蕴、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及严谨的论证逻辑。

2.专家笔谈:特邀国内外在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围绕特定的前沿、热点或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主题,展开深度的探讨与交流。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学术观点和独特新颖的研究视角,激发学界的学术争鸣与思想碰撞。

3.研究综述:主要发表对某一专题研究的系统回顾、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展望,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高度的学术概括能力,为学界提供全面、客观的研究综述。

4.新书述评:聚焦于学界最新的学术著作,通过专业的学术评论,对书籍的学术价值、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剖析。

5.学术动态:介绍国内外关于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会议、学术著作出版等动态信息。

6.史料刊布:不定期地公布未曾发掘或较少关注,但却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史料,内容涵盖文献档案、实物资料、口述历史等多种类型。

二、审稿及录用  

1.投稿要求: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若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来稿一经刊出,即赠送样刊,并酌付稿酬。 

2.审稿制度:本刊实行严格且规范的匿名审稿制度,所有来稿均需经过至少两位相关领域专家的独立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将从学术创新性、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多个维度对稿件进行综合评估。

3.有关说明:本刊有权对录用稿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删改,以确保文章符合本刊的学术规范和编辑要求。如需保留修改权,务请在来稿中说明。

三、投稿方式

1.稿件格式:来稿需采用电子文本(Word)格式。全文篇幅(含图、表、脚注、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控制在1.5万字以内。论文需同时提供题目,3-5个关键词以及300-500字的论文摘要的中英文版本,且翻译需准确、规范,符合学术表达习惯。

2.投稿邮箱:本集刊仅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投稿邮箱为:syshistory@126.com。请作者在投稿邮件主题中明确注明“《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集刊投稿”,并在邮件正文中简要介绍稿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3.联系方式: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B座《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编辑部;联系电话:020-83823665。

四、注意事项

1.学术规范:来稿应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具体规范请参照《近代史研究》的相关标准。

2.基金项目:若论文属于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请在文中明确注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以便本刊进行相关标注和统计。

3.作者简介:请在文稿末尾另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以及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或其他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本刊与作者保持密切沟通。

4.原创声明: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作者应确保所投稿件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本刊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版权声明

本刊拥有所发表论文的版权,作者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使用其论文。本刊有权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论文摘要和全文,并严格保留作者的署名权。若不同意者,请在投稿时明确告知。

欢迎学林同道惠赐大作,共同推动新时代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编辑部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