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调研组赴上海市社联、澎湃新闻调研学习
[ 时间:2025-06-19 ]
[ 作者: ]
[ 点击量:207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文化使命,6月18日—19日,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率调研组一行6人到上海市社科联、澎湃新闻学习调研,认真学习借鉴上海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

18日下午,调研组同上海市社联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举行座谈会。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对调研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上海市社联的机构编制、智库专报、学术期刊、规划评奖、社团管理等方面情况。他重点围绕“三个延伸”,详细分享了上海市社科联在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工作思路。一是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向前延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挖掘、全面梳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百年厚重历史。二是从开放交流角度向外延伸,主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举办了“伦敦—上海双城记”等国际学术论坛,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三是从市民科普角度向下延伸,积极与各区宣传部门打造“理论‘静’距离”等特色品牌,打通了社科普及最后一公里,把科普送到街道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宜航书记对上海市社联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对上海市社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上海市社联主动肩负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创造性开展工作表示敬意。李宜航着重介绍了广东省社科联自今年2月换届以来实施“扶青计划”“强基攀登计划”、开展《南方智库专报》提质升级行动、打造“广东省社科联学术期刊矩阵”等思路举措和系列重点工作。他指出,上海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上海市社联一直以来努力开拓、勇于创新,近年来建成全国第一家面向市民开放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场馆(上海社会科学馆),创造了系列先进经验做法,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广东省社科联开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李宜航认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粤沪社科联之间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上加强交流合作,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交流上强化支持协作,需要在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途径、提升影响力等方面相互借鉴。为此,他建议,上海市社联和广东省社科联可以率先在联合举办“南南论坛”、南方智库论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大型学术会议等方面加强合作,广东省社科联也将竭诚为两地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交流合作提供全面支持,与上海市社联携手助力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期间,调研组还学习参观了社科大师展、社科成果展、马克思书房等精彩展陈,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感受了上海市社联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并就智库专报、学术期刊、规划评奖等具体业务和各自工作中的痛点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19日上午,调研组前往上海报业集团,学习借鉴澎湃新闻在建设新型全球媒体,打造国内领先影响全球的头部新媒体平台的经验做法。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杨健对调研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澎湃新闻在转型发展、专业化运营、用户互动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随后,双方围绕公众号视频号运营管理、新媒体宣传表现形式、热点选题策划、智媒融合、学术理论国际传播以及双方开展新媒体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上海报业集团对外事务部主任夏俊,澎湃新闻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黄杨,副总裁张俊,总编办主任张宴飞,上海市社联科研处处长梁清、办公室主任倪迪飞,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学术月刊》副总编、编辑部主任盛丹艳,广东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学术研究杂志社三级研究员、《南方智库专报》主编郑红军,学术规划部副主任张杰炜等有关同志参加相关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