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 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办
[ 时间:2022-12-04 ]
[ 作者: ]
[ 点击量:3011 ]
12月3日,“大湾区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经管学部主任李善民教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研究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25所高校的40余位知名学者与业界精英线上同步出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重点实验室”承办。研讨会旨在通过这一交流平台,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分享乡村振兴、城乡文旅融合等领域的新观念、新方法和新趋势,同时聚焦于大湾区城乡文旅融合现状、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探讨,助力大湾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开幕式上,李善民副校长代表中山大学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中山大学特别是旅游学院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发展沿革、特色优长、发展愿景等。他强调,中大一以贯之把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的重点,努力加快建成大湾区首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持续为大湾区输出高水平创新人才,支撑大湾区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促进大湾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持续优化和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为推动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他表示,近年来,中大旅游学院立足大湾区的城市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响应“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的区域战略,在城市群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等方面深耕细作,在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期望借助本次研讨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拓展深化务实合作平台渠道,持续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更多中大智慧。

张知干书记代表省社科联作了热情洋溢的视频致辞,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的广大专家学者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在推动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落地落实的起步阶段,中山大学聚焦“大湾区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这个重大课题,举办学术研讨会,正当其时,极有意义。他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研究解决事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绩,是专家学者响应总书记号召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术界在新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重大机遇。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率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既有长期积淀的先发优势,也有自身特有的现实难题。本次学术研讨会把大湾区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统筹起来一体研究,探索的是一种新范式,提供的是一组新思路,论证的是一套组合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这一重大课题的探索研究中,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相关战略部署,确保学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展开;必须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一以贯之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学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贯通起来,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加快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奋力抢占相关领域国际话语权,力争使学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更充分地彰显全局意义和战略价值,更好服务民族复兴伟业。

黄平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学界深入探讨港澳地区的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他认为,大湾区一直有大学和智库虽然也在研究相关问题,但各方较少用研讨会、与谈等形式进行探讨和分享,本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期待分享更多真知灼见,让学术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具张力、活力和创造力。

徐红罡院长在致辞中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对学院的关注与支持,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专家团队及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等。她表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对话的平台,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从跨学科的视野不断进行思想的交锋与争鸣,共同为大湾区的乡村发展与文旅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后,主题论坛拉开帷幕,分三节精彩呈现。第一节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吴重庆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围绕“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围绕“在城市化中振兴‘乡村’——从顺德榕树头基金会的追求谈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张小军教授围绕“共生:人类发展视野中的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周大鸣教授、张小军教授作为与谈人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节论坛的各位专家交流各自关于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独到见解,并回答了观众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余成普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周大鸣教授围绕“大湾区移民与城市活力”,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高丙中围绕“大湾区城乡文旅融合的空间再生产”,中山大学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围绕“珠三角乡村的转型”等主题详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与谈人孙九霞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尚意教授就三位主讲嘉宾的主题演讲进行精彩对话。随后,三位主讲嘉宾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晓华主持了主题论坛第三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尚意教授围绕“珠海桂山岛地理考察感想”,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李郇教授围绕“和村民一起建设乡村——美丽田心村共同缔造”,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一个‘跨地方共同体’的理路”等主题做出了精彩报告。与谈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徐新建教授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朱竑教授就三位主讲嘉宾的发言展开了激情澎湃的与谈。本节论坛的各位专家交流耐心详尽地回答了观众的相关问题。

当天的研讨会,还专门安排了粤港澳青年沙龙活动。邀请青年学者与业界精英聚焦“大湾区文旅发展”“星球城市化语境下的乡村复兴实验”“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与实践”“旅游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共创视角下社交媒介化的虚拟旅游体验”“文旅融合与日常生活的重构”“边境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路径”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畅谈了美好愿景。
本次研讨会由“学术志”教育平台提供技术,得到了学界同行和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高峰时超过8000人次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