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要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在第十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乡村振兴关键——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在第十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上作了题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及能力全面提升”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乡镇干部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存在的现实差距,着重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张琦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共同富裕的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尤其是乡镇干部,作为我国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心之一, 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靠力量。只有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本领过硬的乡镇干部队伍,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与此同时,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对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更迫切要求。

那么,要提升乡镇干部哪些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呢?我认为从综合素质来看,主要包括乡镇干部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本领即政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这是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键。政策素质包括了政策判断力、政策领悟力、政策执行力。管理能力是对科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认知与运用,表现为创新工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抓落实能力,是乡镇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外在要求。

而目前我国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现状如何呢?通过调研发现一下几个特点:第一、乡镇干部当前的素质能力水平与现实发展需要之间存在差距。第二,乡镇干部综合素质中政治素质最优,身心素质次之,专业素质相对较弱。相比之下,乡镇干部对创新工作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较差。不同程度有盲目服从、安于现状、迷茫和消极心态等现象和行为出现和发生。

如何来克服以上问题呢?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很多创新实践和做法,但由于乡村振兴是新阶段的新任务,在提升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和培训方法不科学。一方面对乡镇干部培训的制度约束力不强,另一方面,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质量不高,发挥作用有限。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匹配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第二,乡镇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方式方法创新性和结果应用性不够。一方面,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工作实绩考核标准不够细化,引来争议。另一方面“形式主义”考核仍然存在。民主测评等程序步骤套路化,走过场的现象较多。最后,考核结果运用渠道偏窄,奖优罚劣作用不突出。第三,正向激励不够,导致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另外,目前,乡镇干部缺编及干部一岗多职现象普遍,任务重、待遇却较低。

提升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几点建议是:

第一就是要科学制定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增强培训效果。如可根据区域、层级、专业等差异进行差异化专题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对干部专业知识技能、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升。在乡镇干部培训方法上可尝试讲授式、参与式和亲验式培训多种方式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智慧课堂开展多样化培训。

第二,完善乡镇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 一方面,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强化绩效评价、考核和监督。另一方面,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探索开放式考核,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与此同时,用好考核评价结果,注重以考促管。

第三,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稳定性。只有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才能全方位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让干部获得和他们付出相匹配,才有助于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劳累感,增强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更大能力作用。

第四、建议将建立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行动纳入到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和党史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从2020年11月开始启动“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乡镇长培训工程”效果明显,深受全国各地乡镇干部欢迎,值得推广和宣传。